|
越胖跑步越難減肥,真的是這樣嗎?时间:2023-03-12 08:55 據英國《衛報》網站此前報道,研究表明,對肥胖者而言,通過運動減肥似乎更難。許多網友表示:“怪不得我減肥老是減不下來! 跑步是最佳的減重方式之一,它能讓你擁有夢寐以求的苗條身形。但對于大體重跑友來說,即使想開始運動也有諸多的注意事項。 大體重跑者好像看起來很難跑得快,但是其實在現實中很多精瘦干練的前輩到后來被“胖子們”虐的體無完膚。大體重跑者如何科學跑步?這篇都給你說明白! 什么叫大體重? 每個人對胖的理解都不一樣,有人會因為身材不好而覺得胖,但體重是在健康正常的范圍內,只是對美的追求更高而已。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計算: 體質指數(BMI)=體重(kg)÷身高㎡ 然后可以根據算出來的數據推算你的體重是過瘦、還是正常。過輕:低于18.5;正常:18.5-23.9;過重:24-27;肥胖:28-32;過于肥胖就是高于32。 往往BMI高于30就是屬于大體重人群了。 大體重跑者易出現哪些問題? 01 膝踝關節、足部易受傷 膝、踝、足是跑步運動中集中出現傷病最多的幾個部位。作為大體重也就是肥胖者,無論是偏肌肉型還是脂肪型,因為體重的原因相對力量弱,運動支撐器官的負擔更重,也就更容易受傷。 02 更容易出現低血糖 大體重跑者身體機能和生理機能較常人弱,因糖的氧化供能效率高,需氧量少,所以運動的時候更依賴糖原的氧化供能,而身體機能弱糖原儲備本身就少,糖異生能力弱,又無法進行有效的脂肪有氧供能,血糖就會迅速降低從而出現低血糖。 出現低血糖時首先是運動能力和協調性明顯下降,反應遲鈍;繼續運動會出現明顯的饑餓感、乏力、心悸、出冷汗等癥狀,這時候必須停止運動及時補糖,如果血糖繼續降低,腦組織功能嚴重障礙會導致低血糖昏迷。 03 更容易出現脫水和中暑 運動中由于代謝水平大大提高,人體產生的熱增加,人體就會增加皮膚血流量同時使皮膚血管擴張,并促使汗腺大量發汗來增加散熱量。 大體重跑者對周圍溫度的適應能力和自身體溫的調節能力都弱很多,所以更容易出現脫水和中暑。 大體重在運動減肥前一定要做! 經過測量,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否屬于大體重。如果是大體重,那需要提前做一個身體檢查。 原因很簡單,因為身體脂肪太多很容易對其它器官造成壓迫,時間一長,身體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…… 換句話來說,肥胖已經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,如果還在身體帶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去減肥,很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。 所以你在減肥之前,需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個詳細的了解。在減肥之前,建議測一下血脂、血壓、血糖這些指標,遵循專業人士的指導。 如果查出高血壓、冠心病等疾病,一定要先進行治療,因為這些疾病發作的話,分分鐘都會危及到生命。最好先調理好身體,再考慮運動減肥。 無論是否是大體重,開始運動減肥健身之前都要徹底做一下身體檢查,特別是心肺。如患有不適合跑步的疾患可以避免進一步傷害,沒有,也可把檢查結果跟運動后做一個對比。 大體重者跑步應該注意! 01 控制運動強度,增加運動時間 減肥強調的是完成總運動量,而不是運動強度。運動強度高消耗雖然大但不能持續,運動結束消耗的總能量遠不及低強度、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多,所以大體重跑者首先要控制運動強度,初始階段通常為最大心律的60%—80%,運動時間根據運動強度保持在30—60分鐘。 02 循序漸進、合理規劃運動負荷 運動初始階段可以走、跑結合,為減輕膝、踝、足的負擔可穿插游泳、騎自行車等。同時避免突然加大訓練負荷,隨著運動能力提升可以先增加訓練課次,再增加訓練時間。 03 重視核心及膝踝關節力量練習 增加核心及下肢小力量練習可以很好的修正跑姿預防傷病,每周保持2次核心,可與跑步穿插進行。建議大體重跑者選擇緩震性能更強的跑鞋哦! 04 作息規律,不過度控制飲食 規律作息和睡眠是消除疲勞、恢復體能的好方式。睡眠時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降低,體內分解代謝處于最底水平而合成代謝過程則相對較高,這有利于體內能量的蓄積。 運動初期,身體機能弱過度控制飲食疊加運動負荷很容易過度訓練,導致免疫力紊亂,影響身體健康。 總之,跑步簡單,跑好不易。對于沒有運動經歷和經驗的大體重初跑者,要用心學習,多跟有經驗的跑者交流,甄別跑步信息,不要誤入禁區,規避風險才能欣賞風景。另外提醒大家,疫情防護常態化的情況下,無論生活中還是運動,大家一定做好個人防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