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國科學家打造“類真人皮膚”:受傷1小時完全愈合时间:2023-03-12 10:24 出品:科普中國 作者:潘寶海 應鄔彬(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) 監制:中國科普博覽 我們總有這樣的感覺,機器人越像人類,科技含量就越高。 這并不是人類的自戀。生命是大自然最復雜最精密的“機器”,能模擬自然界的生物,也象征著科技的進步。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,人類對類人機器人的需求也越來越高,這不僅是因為,機器人可以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任務,還因為機器人可以模擬人類的外表和動作,讓人類更容易接受它們。 但是我們現在,一想起機器人,首先聯想到的還是冰冷的金屬表面。為了讓機器人更加接近真實的人類,在“皮膚”這個角度上可得下下功夫。這其中的關鍵技術,就是咱們今天介紹的對象——“類人皮膚”,也稱離子皮膚。 超乎想象的“類真人”離子皮膚 離子皮膚的能力可能會超乎你的想象,它可以模擬人類皮膚的結構和特性,不僅彈性好,還能受力。 離子皮膚是一種仿生材料,它是由生物相容的聚氨酯材料與離子液體構成的。這種材料可以感知外界的力和壓力,并將信號傳遞到電路系統中,使系統記錄相關數據或者做出反應。 顧名思義,離子皮膚,那肯定與離子有關嘍?確實是這樣的。 我們知道,人體感知系統是靠Na+,K+等離子傳輸信號的。當外界的作用力使表皮細胞內外的離子濃度出現差別時,人就可以感知到它們。離子皮膚同樣通過探測離子的狀態來檢測外界應力,即外力的作用會改變材料中離子的狀態從而引起電信號的變化。 人體皮膚的結構與離子皮膚的設計概念設計(圖片來源:作者自制) 離子皮膚的應用場景可能也會超乎你的想象。它在機器人領域和可穿戴醫療領域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。在機器人領域,離子皮膚可以使機器人更加智能化,更好地與人類交互。在可穿戴醫療領域,離子皮膚可以用于監測人體健康狀況和治療某些疾病。 不過,雖然離子皮膚可以模擬人類皮膚的某些特性,但它目前還不能直接應用于替代人類皮膚上。這是因為目前離子皮膚的材料和制造工藝還不夠成熟,電子信號與人大腦的交互研究也不夠深入,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進。 能自愈、超靈敏的新型離子皮膚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,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離子皮膚。這種新型離子皮膚,不僅具有原本離子皮膚能受力、能形變的特點,它還超靈敏,甚至受傷了還能自我修復。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video 標簽 |